海南南山文化旅游区是依托南山独特的山海天然形胜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开发建设的全国罕见的超大型生态和文化景区,是建国以来中央政府批准兴建的最大的佛教文化主题旅游区,是国家首批AAAA景区。
南山文化旅游区生态恢复与保护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10平方公里,组织实施佛教文化苑、天竺圣迹、福寿天地、神话雕塑、大门景观区以及酒店、度假村等项目。其中南山佛教文化苑于一九九五年动工兴建、一九九八年建成开放,目前已形成一寺(南山寺)、一苑(南山海上观音苑)、两园(慈航普渡园、吉祥如意园)、一谷(长寿谷)、一湾(小月湾)的旅游景观群。
还有辑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国宝“金玉观世音”和民族工艺史上的惊世之作“天下第一砚”——日月同辉凤砚;体现中华古钟文化的梵钟苑;更有举世瞩目的伫立在南海之滨的108米高“南山海上观音”,“一体化三尊”,造型挺拔,气势恢宏,高越天下。这项被誉为“世界级、世纪级”的佛教造像工程历时六年,已于2005年4月24日(佛历三月十六)举行了举世瞩目、千载一时的盛大开光大典。
南山之美,南山之奇,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在这里,人们既能领略热带滨海阳光、碧海、沙滩、鲜花、绿树的美景,更能获得佛教文化带来的心灵慰籍,体味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乐趣。
南山发展理念:大生态、大文化、大教育、大旅游。
南山是中国最南端的山。这里属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24.5℃,其空气质量和海水质量居全国首位,森林覆盖率为97%。南山的自然环境和风景名胜资源得到充分保护,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生态的和谐,文化的熏陶,即使人们在游历山水之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又能满足人们拓展精神世界的需求,激励人们追求更进步的价值取向——这是南山人对“大教育”的诠释。而南山倡导的“大旅游”理念,则是致力于创造一个闻名全球的文化旅游景区,使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汇集展现于此,并成为世界游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根本,承诺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承诺遵守与景区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保护海域不受污染、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保护南山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坚持在公司的各项工作中贯彻生态保护思想。创造绿色、优美、洁净的旅游环境,成为现代生态文明的展示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