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 登录|注册
首页>出行参考>>成都民风民俗:初到成都说茶馆

成都民风民俗:初到成都说茶馆

信息编号:822更新日期:2009/3/13人气:
 初到成都说茶馆 未到成都时,就听人介绍,成都的小吃多而别具风味,茶楼茶馆多且格调不俗。因而一到成都,一找小吃,二奔茶馆。 成都茶馆,其实成都人叫茶铺,在这儿那才叫真正叫了响了。就像“搓麻...

 初到成都说茶馆

  未到成都时,就听人介绍,成都的小吃多而别具风味,茶楼茶馆多且格调不俗。因而一到成都,一找小吃,二奔茶馆。

  成都茶馆,其实成都人叫茶铺,在这儿那才叫真正叫了响了。就像“搓麻”在四川一样,随处可见,且高、中、低档一应俱全。只要有雅兴,不管你兜里的钱多钱少,都能找到品茶的去处和乐趣。

  要气派,品名茶,就去高级茶楼。那儿不但有琴瑟助兴,还有服务小姐随时为你参茶。更重要的是,这儿的各类名茶,应有具有,只要你叫的出,世面上有出产,绿、红、黑、黄、白、香等等,任你挑选。单说绿茶吧,恐怕就会让你挑花了眼。有“两刀一枪”的太平猴魁,有“齐山云雾”的六安瓜片,有“金镶玉”的君山银针,更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龙井,若茶馆老板有兴致,还会绘声绘色地给你介绍“龙井”又以“狮峰”“梅家坞”为最。至于其中的“莲心”、“雀舌”等,又非是一般茶客所能分得清了。

  如囊中羞涩,要实惠,图方便,你可以去那些开间宽敞,摆满了竹椅竹凳的大众化茶馆。在人声鼎沸、茶香四溢的人群中找一个空位坐下,交上1至5元不等的茶资,来壶茉莉花茶或毛尖,只要中间不换茶叶,任你从早喝到晚,过足了茶瘾……在这儿,不要以为只是喝茶,可干的事情多着呢。打扑克、搓麻将,下象棋,谈业务,摆龙门阵,全随你的心情,看你的爱好。有的成都人调解矛盾,劝两口子吵架都会来这里凑凑热闹的。

 成都 麻将之城

  在外界人眼里,成都已然成了麻将之城。以至于有人说,如果你要找一个成都人,要么他在麻将馆,要么他在去麻将馆的路上。我想,这种印象的形成,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成都人生活比较闲适,容易让人觉得成都人除了打麻将什么也不干。

  二是成都人生性中庸,随遇而安,不喜冒险。而麻将是模拟人生的一种游戏,人生的种种机理均可在麻将中体现出来,正好作为平淡生活的一种互补,成都人自然一见钟情。

  三是成都人打麻将的方式比较“惨烈”,现在流行打“血战到底”,叫外地人一听,觉得满是血腥味,误以为成都人打麻将都非得掐个你死我活。其实这种打法,只是加重了麻将的游戏成分而已.四是麻将这东西虽不是起源于成都,但它最终在这座城市形成蔚为大观之势,是何原因?这就涉及到成都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等问题了。

  从历史的角度去看,成都(包括四川)属于移民城市范畴。大约三百年前,“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席卷整个天府之国,十一、二个省份的移民在被战争摧残得面目全非的四川扎根、开垦、创业,建立起了繁华的城市,开垦出了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在这个过程中,人会产生一种狂欢的劲头(有各省移民会馆中唱戏和欢娱的场面为证),而玩麻将也正是欢庆时节消磨时间的方式之一。对“成都麻将”的话题,我们大可不必如此紧张。关键是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麻将在这座城市流行的文化背景,在略加规范和引导的前提下,让它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方式存在下来。

 曲艺:川剧变脸

  变脸,这是川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技巧之一,观众非常感兴趣,看过之后,无不惊叹,它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东西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的东西。刘成基说:“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它们是‘抹脸’、‘吹脸’、‘扯脸’”,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

  “抹脸”是将化装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如果只需变某一个局部,则油彩只涂要变的位置即可。如《白蛇传》中的许仙,《放裴》中的裴禹,《飞云剑》中的陈仑老鬼等都用“抹脸”。

  “吹脸”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必须注意的是:吹时闭眼、闭口、闭气。《活捉子都》中的子都,《治中山》中的乐羊子等人物的变脸,便采用的“吹脸”。《活捉子都》中的吹脸,粉末是放在酒杯内的。

  “扯脸”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方法。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的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带上之类),随着表演的需要,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再一张一张地扯下来。一是粘脸谱的粘合剂不宜太多,以免到时扯不下来,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脸谱都扯下来。二是动作要干净利落,假动作要巧妙,能掩观众眼目。如《白蛇传》中的钵童(紫金铙钵),可以变绿、红、白、黑等七、八张不同的脸。再如《旧正楼》中的贼、《望娘滩》的聂龙等也使用扯脸。

  运气变脸

  传说已故川剧名演员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时,当琴童报告司马懿大兵退去以后,他能够运用气功而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意在表现诸葛亮如释重负后的后怕。

  拭豹眼 黑烟子在双眉间一抹而成。如《问病逼宫》中的杨广拭豹眼,用以表示其凶残狠毒。

  总之,变脸在川剧中是很绝的,田汉在40年代初看了《情探》后说:“四川戏关于变脸之类具有特长,不知何故。”柳倩也说:“‘变脸’的问题,是川剧中特有的技艺,它的骤然变化,促使见者改观,‘变脸’是感情的象征,许多的脸谱已经有它显著的典型的特质,说明人物的忠奸邪正,而‘变脸’更帮助了个性的强调与感情(变)化的发展过程,这是四川戏的优点。加之演员能于观众不注意间改变他的脸像,也是一种惊人的技术。”

  “变脸”的特技,现在已被其它兄弟剧种所采用,目前则存在用得太泛的不良倾向。而且,已经传到国外去了。

 

相关阅读旅游手册

6重旅游保障
100%透明团 特殊原因退团保障 旅游预警机制
应急救援体系 一站式旅游保险 24小时阳光旅游服务
  • 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锦江分社 CopyRight © 1900-2021.12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信息若有侵权,请来信纠正
  • 四川青旅24小时免费热线:400-999-1117 (四川游按1 国内游按2 国际游按3 投诉建议按0)
  • 蜀ICP备09043096号-25
  • 报名地址:四川·成都市太升北路56号江信大厦19楼4号(四川青旅客服中心)
  • 在线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E-mail:280482109@qq.com